中新社青岛8月4日电 题:三年“重启”路,陈梦用金牌诠释热爱与坚持
作者 胡耀杰 王禹
2022年春节,入选中国乒乓球队后便极少回家的陈梦罕见地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。已经成为奥运冠军的她回到山东青岛,回到自己出发的地方。
彼时的陈梦正经历着东京奥运会后的低谷时刻。陕西全运会、休斯敦世乒赛、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(WTT)世界杯决赛和WTT澳门冠军赛均止步半决赛,长达200余天的“冠军荒”让她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。
带着困惑和迷茫,陈梦拜访了恩师董熙,她与董熙说自己还不想放下球拍。“冲金牌易,守金牌难”,董熙深知继续便意味着陈梦将面临全新的挑战,对于抵达过顶峰的陈梦而言,向前走只会比从零出发更加困难。
突破极限、战胜自己。在董熙的鼓励下,陈梦回到训练场,重新握起了球拍,“充满电”的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“哪怕要从头开始,我也不害怕。”
作为中国乒乓球队现役年龄最大的女运动员,面对伤病、年轻球员的冲击和竞技状态下滑的三重压力,陈梦知道唯有付出更多的努力,才能让自己居于竞争巴黎奥运会参赛名额的序列。
“重启”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。从陈梦在社交媒体公布的训练视频来看,她经常从下午3时30分一直练到晚上10时,而这只是体能强化训练的项目。此外,她每天用于治疗康复训练的时间,与技术训练时间几乎同等。
“心疼,真的很心疼”,董熙感慨道。过去3年,每当董熙在报道中看到陈梦为了梦想在赛场奋力拼搏,在训练场里挥汗如雨,他的眼前总会浮现出年幼的陈梦在球桌前不停挥拍的身影,“当时陈梦为了练球,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,从不叫苦叫累,也从不偷懒。”
时至今日,董熙依然能回忆起陈梦小时候打乒乓球的细节:“有一年的大年三十,我带着陈梦练球,当时觉得有个技术环节不满意,她一直加练到很晚,由此能看出陈梦是酷爱乒乓球,特别‘抗’练的孩子。”
对于运动员而言,成绩的波动是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,经历高潮和低谷,是他们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。“陈梦从小就有能拼能斗的精神,韧劲十足。”让董熙欣慰的是,尽管陈梦在巴黎奥运周期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,但她始终在享受乒乓球带来的快乐。
正是在低谷中的隐忍、坚持,和迎来高光时的低调、勤恳,才让陈梦从巴黎奥运周期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,并再次站上奥运会乒乓球女单的最高领奖台。
北京时间8月3日,陈梦赢得此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的瞬间,在距离巴黎8000多公里的青岛市羽毛球游泳运动管理中心,董熙从座位上一跃而起,与身旁陈梦的父亲陈樑紧紧相拥。他激动地说:“陈梦不仅突破了技术、心态和身体的极限,更体现出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。”
六个月前,陈梦曾在自己30岁生日时如此写道:“三十而‘励’,有回旋也有冲击,站在人生的球台旁,我会用努力和拼搏将新一轮的发球机会抓牢在自己的手里。”
如今,陈梦在巴黎奥运赛场将乒乓球女单金牌牢牢握在手中,这枚对她而言“更加珍贵”的金牌,既是授予拼搏者的勋章,更是对她热爱与坚持的褒奖。
绿茵场上的较量与希望在万千球迷的注视下,世预赛中国vs韩国直播的哨声吹响,这场牵动人心的对决再次将两国足球...
2025-09-30深夜的绿茵场灯火通明,我点开足球体育直播时,双方球员正在中圈弧附近激烈拼抢。屏幕右下角的实时数据不断跳动...
2025-09-30在绿茵场的热烈呐喊与屏幕前的专注凝视之间,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——那里是属于无数普通球迷的日常。他...
2025-09-30体育资讯9月30日称 AL官方发布出征仪式花絮:世界赛,AL来了!...
2025-09-30在阿塞拜疆站结束后,所有人都在惊叹于维斯塔潘的实力、麦克拉伦的糟糕表现以及法拉利的碌碌无为,可除了阿隆...
2025-09-30